之前在網路上搜尋MVP的時候,無意看到有人說MVC更適合web application這種stateless的開發,非常違反我直覺地描述,最近終於發現可能得出處,是一本書
Brownfield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in .NET,中文翻譯:軟體構築美學
先說違反直覺的部分,首先MVC提出非常早,遠早於現在流行的web application,也就是說MVC一開始是為了application設計才對,以這種觀點,application大多屬於有狀態的(state),很少是stateless
作者有幾點小小的誤會,首先MVC架構定義跟傳統不大一樣,可以參考POSA一書對MVC架構的描述,MVP不是Martin Folwer提出來的,首先是由IBM於1997年左右提出的,Martin Folwer的MVP算是IBM的改良版本,這種誤解有點類似Martin Folwer提出了refactoring的概念是一樣的,不過Martin Folwer是一個總結並且發揚光大的人是肯定的,非原本名詞的提出者,一點都不損及Martin Folwer的地位
撇開這個不講,書中對各種模型的描述倒是很清楚,如Passive View、Supervising Controller、MVC、MVP
為了觀察web application,先考慮過去MVC是由誰驅動?大多是由應用程式建立了一堆view之後,再由view引發事件驅動controller,可是在web appliction,卻是由網頁直接接觸controller,然後再產生新的view(網頁)
因為stateless以及web流程的特性,controller變成了進入點,再加上route的概念盛行,controller工作變成了,如何引導流程,且非由view創立出來的,所以整體的角色改變了
再者MVC本身有個小小的缺點,view本身是認知model的存在(耦合性),這有一點點暴露風險的部分是,程式設計師會直接透過view去操作model,而非controller,此外view往往為了model必須要修改,無法獨力發展
MVP有效的解決這問題,首先view直接獨立發展,畫面更新等等事情交由presenter去考慮,model本身從前就已經很獨立了,現在更加地不用透過類似observer patter去通知view,耦合更少。在view與model都獨立的狀況下,必須有角色負責媒合兩者,那個就是presenter,而presenter必須利用IoC的概念,引入兩者view跟model(有可能有很多view與很多model instances),作為媒介
可是這時候,一些事件的傳遞要如何作用?在web application上面,這件事情不是很嚴重,因為server直接扮演了controller以及route腳色,如同第一個MVC圖片一樣,只是現在將MVC中的MV改成了MVP,但是在應用程式上呢?所以才有上面的application controller存在。
這裡可能會冒出的疑問是,那麼model跟view之間的耦合性不見了,那麼如何更新view?由presenter,但是presenter也無法知道model有沒有更新阿!?Martin Folwer告訴我們,如果要達到主動更新只好把類似observer pattern再放到model跟presenter身上,耦合性又回來了XD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,不過透過MVP,讓view與model可以獨立發展,大大提高view的resue了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