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6月29日 星期六

OO的"沉重",architecture design(架構設計)

初步建立
從需求捕捉=>分析=>設計=>code,由OOAD到OOP是一件不簡單的工作,從UP來說,可能的流程是這樣的
Use cases=>analysis model=>design model=>code

如果簡單的說,就是找出需求,分析的時候分離出名詞跟動詞,將其組合成物件,跟著抽象化倒出analysis model,借用design pattern設計出模型,最後寫出程式碼

中間過程
似乎很簡單,但是中間很多空隙(gap)需要填充,比方說UP推崇architecture centric的思維,那麼如何找出architecture?這是一個很困難的工作

為了設計architecture,UP擴展了許多東西,首先他們在use cases內部添加了一些constraints,表達non-functional features,比方fault tolerance、performance ...,這些非功能性的限制,跟著引入了controller、boundary object以及entity組成的collaboration diagram

利用sub system interface做切割,填補design以及requirement之間的縫隙,並且完成其中的對應(tractability在CMMI很重要!)

建構架構
UP中architecture centric的設計方式有賴經驗,而且要take care的重點很多,很難一概而論,同時要考慮user centric、functional features跟non-functional features,導致作法多樣,同時為了抽象表示的不足,在UP才引入collaboration diagram

在設計architecture的時候可以考慮Matrin Folwer的建議,使用domain model,可以使用DDD (domain driven design)模式,DDD一口氣跳過分析方式,直接由需求到設計,而DDD面臨的兩個議題是,模型的描述語言以及分析的方式

在DDD的部分,使用domain model是很好的選擇,跟UP的collaboration diagram很像,然則也不是那麼容易。主要一個議題是,如何符合iterative建構?如果要辨識出所有的需求再來考慮architecture,整體就變得類似waterfall的設計方式

模型的描述語言DDD使用類似class diagram的模型,並且加上類似use case的補充來描述,客戶專家以及程式設計師,必須懂得同樣的terms,DDD模型大多時候不考慮operations,連attributes也很少紀錄,畢竟是一種抽象思考。

另外一個議題是分析的方式,DDD利用design pattern填補分析方式的不足,DDD相信大家都可經由消化知識,抽象畫原本的議題,進而達成共識(領域專家未必能接受這種語言),其次這裡的design pattern也與GoF不大一樣,主要注重抽象的層級

另外一種architecture的設計方式類似DDD,首先確立業務目標(白雲,參考writin effective use case 一書),接著確立範圍以及特色(風箏跟海平面),同時利用類似use case的上下文(context)來分割出architecture的輪廓,本質上跟DDD很類似,但是只是比較方法論去形塑domain model

不管DDD或者是使用UP的cooperation diagram,重點必須找出重要的(考慮各種non-functional feature)、主要的(risk)、使用者最關心的(user centric),來做為architecture model,如果單純依照UP提示的,找出涵蓋整個系統,一寸深的architecture,我想只有非常資深的設計師才能做到,且有太多不必要的考量因素

還缺了甚麼?
architecture相當程度是為了演繹一些系統重要的部分,形成重要的骨幹,然則與DDD/Domain model有點不大一致,Domain model主要是要表達整體的概念,而DDD則是以Domain model為依歸衍生設計
可以說architecture是Domain model的主要部分,用以檢驗是否滿足各種需求(functional and non-functional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